“双十一”“双十二”,不仅是购物者与电商的“狂欢节”,更是一年中物流、废品回收、垃圾处理等行业最忙碌的时刻。电商越来越火,网购已然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在促进物流、制造、生产等相关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快递垃圾”围城正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环保冲击。
根据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8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了302.6亿件,同比增长27.2%。与此同时,在中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经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至90%。
问题显而易见,却苦于无法妥善处理,究其原因,无外乎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未真正意识到快递包装垃圾的危害,且回收包装材料麻烦,缺乏参与热情;对于企业而言,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或者增加回收业务可能会使公司成本增加;对于公共管理来说,还未建立健全关于“快递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网购商品的标价中可单独标出包装的费用,给予消费者一次性包装盒与绿色可回收包装的自主选项,通过加价定价法,来强化绿色包装的意识。
今年,国办还下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的1号文件,对“强化绿色理念,发展绿色生态链”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正式发布了《浙江省快递业绿色包装治理行动计划》,强调要大幅提升符合标准的环保箱、环保袋和环保胶带的使用率,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
的确,价格的选择与政策调节,不仅可以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可回收包装,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消费者绿色、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可谓是一举两得。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绿色可回收包装虽好,其之所以尚未在电商界得以普及,是因为其成本价格较高,虽然从长远看使用绿色可回收包装更能节约成本,然从中短期的机会成本而言,显然一次性包装盒的成本价格更低。
与此同时,投用绿色可回收包装在使用过程中还将面临丢失、损坏、保养等诸多后期维护问题,其成本价格未必低于一次性包装盒,故而于电商运营者而言,由于绿色可回收包装的成本价格及后期不可控性风险均高于一次性包装盒,相比之下,选择一次性包装盒的利润空间明显更大更保险。
然常言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曾经的汽车、电视、电脑、手机等“奢侈品”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故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绿色可回收包装必然降价高产,获得普及。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升级上下工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日常监管与宣传,引导绿色经营,倡导绿色消费,不断提升绿色可回收包装的被认可度与普及率。
科创进步,成本自降,宏观调控,理性发展。未来,我们相信随着每个人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的加深和养成,以及环保成本的持续降低,垃圾围城难题必将不攻自破。